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嗜心肌性病毒感染所致症状轻重差异大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可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超声心内膜心肌活检检查儿童需密切观察精神等老年人要监测基础疾病等。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肌功能异常。
病因
主要由嗜心肌性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等)、流感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通过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激发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心肌。
临床表现
1.症状轻重差异大:轻症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心电图或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重症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差、拒食、易激惹等非特异性症状。
2.不同人群表现特点: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感染后更易引发心肌损伤;老年人机体免疫力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隐匿且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检查方法
1.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2.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升高提示心肌受损。
3.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肌结构异常、心室壁运动异常及心功能减退等。
4.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金标准,可发现心肌组织内病毒颗粒或炎性细胞浸润,但为有创检查,临床应用需谨慎。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病毒后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心率等,若出现拒食、哭闹不安、呼吸急促等需及时就医,因其心肌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感染病毒后易诱发心肌炎,需注意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变化,严格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且因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差,更需重视休息与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