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需询问发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相关病史,有乏力、心悸、胸闷等一般症状,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有特殊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心律异常、心音低钝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可能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心电图有ST-T改变等心律失常表现,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心脏磁共振成像能发现心肌水肿坏死等辅助诊断。
一、病史评估
发病前1~3周内通常有病毒感染相关病史,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此为心肌炎常见诱因,需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感染史情况。
二、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心悸、胸闷、胸痛等表现,部分轻症者症状可不典型;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甚至晕厥等情况,提示病情较重。
2.特殊人群表现:儿童患心肌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孕妇患心肌炎需格外关注,因妊娠状态可能影响病情发展及评估;有基础疾病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肌炎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需全面排查。
三、体格检查
1.心率与心律:可发现心率异常,如过快或过慢,还可能检测到心律失常,常见早搏等情况。
2.心脏体征:心脏听诊可有心音低钝,部分患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提示可能存在心包受累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能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有升高表现,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2.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或cTnT)水平升高,这是心肌受损的重要特异性指标,若指标升高提示心肌有损伤,需高度怀疑心肌炎可能。
五、心电图检查
可出现ST-T改变,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还可能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有助于辅助判断心肌电活动情况。
六、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扩大、心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等情况,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
2.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心肌炎诊断有较高价值,能发现心肌水肿、坏死等改变,是较为精准的辅助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