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脱垂是绝经后女性因盆底支持组织退变松弛致子宫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的病症,病因主要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及腹压增加因素,临床表现有阴道肿物脱出、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排尿排便功能异常,通过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分度,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和子宫托治疗,手术用于非手术无效或重度患者,预防需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妇科检查、心理关怀,特殊人群要重视盆底健康维护、合理选运动、遵医嘱补雌激素及定期评估。
一、定义
绝经后子宫脱垂是指绝经后女性因盆底支持组织退变、松弛,致使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的病症,是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见表现。
二、病因
1.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盆底支持组织出现萎缩、薄弱,导致其支持子宫的能力减弱,此为主要病因。2.腹压增加因素:长期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可使腹压持续增高,进一步加重子宫脱垂风险。
三、临床表现
1.阴道肿物脱出:患者可自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轻者在平卧休息后可自行还纳,重者需用手推送才能回纳,甚至无法回纳。2.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由于子宫脱垂牵拉盆底组织,患者常感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尤其在劳累后症状加重。3.排尿、排便功能异常:重度子宫脱垂可能压迫尿道、膀胱或直肠,引发排尿困难、尿失禁或便秘等问题。
四、诊断
通过妇科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医生会观察子宫脱垂的程度,依据子宫颈及子宫体脱出阴道的位置分为Ⅰ度轻型(子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但未达处女膜缘)、Ⅰ度重型(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Ⅱ度轻型(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Ⅱ度重型(子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盆底肌肉,增强盆底支持力,每日可进行多次,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子宫托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需术前放置子宫托以促进脱垂组织复位的患者,需选择合适型号的子宫托并定期更换。2.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曼氏手术、子宫全切及阴道修补术等。
六、预防与健康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绝经后女性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及盆底组织健康;避免长期腹压增加的行为,如慢性咳嗽、便秘等,若存在相关疾病需积极治疗。2.定期妇科检查:绝经后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盆底功能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脱垂并及时干预。3.心理关怀:子宫脱垂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增强其治疗信心。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绝经后女性作为特殊人群,需特别重视盆底健康维护。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补充雌激素以维持盆底组织弹性,但需严格遵循用药适应证及禁忌证;定期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保障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