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有多种表现,阴道流血是常见症状,绝经后多为不规则少量出血,未绝经者月经紊乱,出血无规律;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合并感染有脓血性恶臭排液,量与病情进展有关;疼痛多为晚期症状,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致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可为持续或间歇伴坠胀感;早期不易触及腹部包块,肿瘤增大等时可触及,质地、大小不一伴感染有压痛;晚期有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低热,合并感染时高热。
一、阴道流血
1.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绝经后女性,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肿瘤组织侵犯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异常脱落有关。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且绝经后阴道流血是该疾病较为突出的早期信号之一。而对于未绝经女性,月经周期等的改变可能受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当出现异常时也应及时排查子宫内膜癌。
2.出血时间及量的特点:出血可持续性或间歇性,量可多可少,没有规律可循。这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和对子宫内膜的破坏程度不同,导致出血情况多样化。例如,肿瘤较小且局限时,可能出血量较少,出血时间相对较短;而肿瘤较大、侵犯血管较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量出血,甚至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二、阴道排液
1.排液性状: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血性排液,有恶臭。其产生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脱落,渗出液混合感染物质所致。对于有阴道排液情况的患者,若排液为血性或浆液性,需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尤其是当伴有恶臭时,更要引起重视,因为感染可能提示肿瘤组织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
2.排液量变化:排液量可多可少,常与病情进展有关。早期可能排液量较少,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增多,排液量可能逐渐增加。
三、疼痛
1.疼痛发生情况:多为晚期症状,当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引起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可能较为剧烈。这是因为肿瘤侵犯到周围的组织器官,如子宫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结构,导致疼痛感觉的产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可能与年轻人不同,更需要密切关注疼痛情况,及时评估病情。
2.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常伴有下腹坠胀感等。当肿瘤侵犯到盆腔神经时,疼痛可能会向大腿内侧及腰骶部放射,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四、腹部包块
1.包块出现情况:早期一般不易触及腹部包块,当肿瘤逐渐增大,宫腔积脓、子宫增大时,可于下腹部触及肿块。对于肥胖女性等情况,可能触及包块相对较困难,需要仔细检查。这是因为子宫增大到一定程度,超出盆腔范围时,才有可能在腹部摸到包块。
2.包块特点:包块质地可硬可软,大小不一,伴有感染时可能有压痛等表现。不同患者的包块情况因肿瘤的生长速度、部位等因素而异。
五、全身症状
1.消瘦: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食欲减退等原因,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可能因为疾病的不适而食欲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消瘦。对于老年消瘦患者,要特别注意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因为消瘦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而子宫内膜癌在晚期也常伴随消瘦。
2.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或合并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伴有其他子宫内膜癌相关症状时,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