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可引发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早期症状非特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月经情况定期妇科检查以降低进展为严重病变风险。
一、阴道不规则出血
1.表现形式:在非月经期出现阴道流血情况,可能是少量点滴状出血,也可能是出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量,甚至比月经量还多。对于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而围绝经期女性则可能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时长时短,经量时多时少。比如一些年轻女性可能原本月经周期规律,突然出现月经周期延长至40-50天,经量较前明显增多;围绝经期女性可能月经2-3个月不来潮后,出现大量阴道出血。
2.产生原因:子宫内膜增生时,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规则,从而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这是因为增生的子宫内膜失去了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无法像正常子宫内膜那样有序地生长、脱落和修复。
二、月经周期改变
1.周期缩短或延长: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或者延长至40天以上。例如原本月经周期是28天,现在变为22天,属于周期缩短;原本30天的周期变为45天,属于周期延长。对于年轻女性,月经周期缩短可能影响其生育计划,因为排卵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周期改变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表现之一,但也需要警惕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
2.原因分析:子宫内膜增生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以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使得月经周期不能按照正常规律进行。
三、月经量变化
1.经量增多或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表现为使用的卫生巾数量较之前大幅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大血块;而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减少,月经血量明显少于正常情况。对于长期经量增多的女性,可能会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经量减少的患者也需要排查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导致宫腔粘连等情况。比如一些患者原本月经量中等,每次月经使用10片左右卫生巾,现在增加到20片以上,属于经量增多;原本使用8-10片,现在减少到5片以下,属于经量减少。
2.发生机制:子宫内膜增生使子宫内膜增厚,在月经来潮时,脱落的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导致经量增多;而如果子宫内膜增生导致宫腔部分粘连,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从而引起经量减少。这与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完整性密切相关,增生的子宫内膜状态不同,对经量的影响也不同。
四、其他可能伴随症状
1.异常排液: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阴道排液增多,液体多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者伴有少许血性分泌物。这种排液增多可能是由于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渗出等改变所致。对于出现异常排液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加重等情况。比如患者感觉阴道分泌物较以往明显增多,呈水样,偶尔带有血丝。
2.下腹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尤其是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生引起子宫收缩异常或者局部充血等原因导致下腹部不适。年轻女性出现下腹部不适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围绝经期女性也需要关注是否有其他严重病变导致的下腹部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增生早期症状可能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妇科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或经量明显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增生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无排卵、肥胖、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等人群,更应密切关注月经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其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等严重病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