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症状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如慢性支气管炎的长期咳嗽咳痰等)及呼吸功能相关表现(呼吸困难、乏力等);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相关表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肺性脑病表现等)和右心衰竭相关表现(气促更明显、消化道症状、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下肢水肿、心律失常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需特殊关注。
一、代偿期症状
1.基础疾病相关表现: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原发病的表现,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有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起初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为脓性痰。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仅在寒冷季节发病,随着病情进展,常年咳嗽、咳痰不愈。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反复发生炎症,出现持续的咳嗽、咳痰症状。
2.呼吸功能相关表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期在活动后出现,如登楼、快步行走时会感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在静息时也可出现气短。同时,患者可有乏力、劳动耐力下降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机体供氧不足,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出现乏力等表现。
二、失代偿期症状
1.呼吸衰竭相关表现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这是由于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肺心病患者因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神经精神症状。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可见明显发绀。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当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时,就会出现发绀现象。比如患者在活动后,由于机体缺氧加重,发绀会更加明显。
2.右心衰竭相关表现
气促更明显:除了呼吸衰竭的呼吸困难外,右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导致气促更加明显。
消化道症状:患者可出现胃肠道淤血,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例如右心衰竭患者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
颈静脉怒张:由于右心室扩大,导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度增加,出现颈静脉怒张。正常情况下,颈静脉在坐位或半卧位时不显露或仅稍见充盈,而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在平卧时颈静脉明显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1/3以上。
肝大且有压痛:肝脏淤血肿大,肝区有压痛。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肝静脉回流受阻,肝淤血肿大,炎症累及肝包膜时可出现压痛。
下肢水肿:多为对称性可凹陷性水肿,始于足部,逐渐向上蔓延,傍晚加重,休息后减轻。这是由于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组织液漏出增多,导致下肢水肿。例如患者白天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下肢水肿会加重,经过夜间休息后,静脉回流相对改善,水肿可减轻。
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较为常见,也可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这是因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影响了心脏的电活动。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肺心病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性较差,症状可能更明显;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心理等因素对症状的感受和表达与男性有所不同;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粉尘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原发病进展可能更快,肺心病症状出现更早且更严重;有长期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对更迅速,症状表现也更典型。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肺心病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病情,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肺负担,可能使肺心病症状加重,需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儿童肺心病相对较少见,多由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引起,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心肺功能储备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