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症状各异且特殊人群需重点关注。Ⅰ期多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子宫稍增大;Ⅱ期子宫旁组织浸润致下腹痛,阴道流血排液加重,还可能有压迫症状;Ⅲ期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伴疼痛,阴道流血排液严重,累及附件、阴道及肠道、膀胱有相应症状;Ⅳ期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如肺、肝、骨转移表现,还有全身恶病质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及基础疾病影响诊断与治疗,肥胖患者是高危人群且检查治疗有特殊困难,有家族史患者遗传易感性高需定期检查并缓解心理压力。
一、Ⅰ期症状
1.阴道流血:多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这是因为肿瘤侵犯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异常增生、脱落,从而引起出血。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阴道排液增多,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若合并感染,可有脓性排液,伴有臭味。这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渗出,或合并炎症感染所致。
3.子宫变化:妇科检查时,子宫可能稍增大。肿瘤在子宫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导致子宫体积有所增加,但此时子宫增大通常不明显,需仔细检查才能察觉。
二、Ⅱ期症状
1.子宫旁组织浸润症状:肿瘤侵犯宫颈间质,可能导致子宫旁组织出现增厚、结节等改变。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一侧或双侧有隐痛、坠胀感,这是因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2.阴道流血与排液加重:相较于Ⅰ期,阴道流血量可能增多,排液的性状和气味可能更差。这是由于肿瘤进一步发展,对子宫内膜及宫颈的破坏加重,组织坏死、出血更多。
3.压迫症状: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并压迫周围器官时,可能出现相应症状。如压迫输尿管,可引起一侧或双侧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
三、Ⅲ期症状
1.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症状:可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下腹部或腰背部疼痛。
2.阴道流血及排液严重:阴道大量流血,有时呈持续性,可导致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排液可能为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累及附件及阴道症状:若肿瘤累及附件,可在盆腔检查时触及附件区肿物,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若肿瘤侵犯阴道,可在阴道内见到菜花样肿物,伴有接触性出血。
4.肠道及膀胱侵犯症状:当肿瘤侵犯肠道,可出现便血、肠梗阻等症状,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若侵犯膀胱,可出现血尿、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四、Ⅳ期症状
1.远处转移症状:肿瘤可转移至肺、肝、骨等部位。肺转移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肝转移可导致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骨转移常引起转移部位骨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明显消瘦、乏力、发热等恶病质表现。这是由于肿瘤长期消耗机体营养,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
3.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可出现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时,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干扰,使症状不典型,增加诊断难度。因此,老年女性若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排液等异常,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对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可能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肥胖患者: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肥胖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且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进一步增加了患病风险。对于肥胖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癌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这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还能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由于肥胖患者的体型特点,可能会给检查操作(如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带来一定困难,医生需更加仔细、耐心地进行操作。同时,肥胖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术后护理要更加严格,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患者:这类患者遗传易感性较高,发病风险相对增加。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一旦出现阴道流血、排液等异常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在心理方面,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同时,患者自身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