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导致血压低的机制包括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血容量相对不足等。
1.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输出量降低会直接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2.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
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早期这些系统的激活有助于维持血压,但长期过度激活会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然而,随着心衰病情的进展,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这些代偿机制逐渐失效,血管扩张物质如一氧化氮等相对增多,使得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3.血容量相对不足
心衰患者常伴有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使摄入减少。同时,患者可能使用利尿剂来减轻水肿,如果利尿剂使用不当,会导致大量液体丢失,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