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指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包括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心电图表现、心肌酶学变化等。
1.发病机制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梗死则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2.症状表现
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为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肌梗死疼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还可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
3.心电图表现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症状缓解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心肌梗死时,心电图有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等。
4.心肌酶学变化
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学一般无明显变化。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会显著升高,且有一定的时间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