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区别包括疼痛诱因、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缓解方式等。
1.疼痛诱因
稳定型心绞痛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下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发作,无明显的诱因。
2.疼痛程度
稳定型心绞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程度较重,患者常难以忍受,可伴有濒死感。
3.疼痛持续时间
稳定型心绞痛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
4.发作频率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相对稳定,可每周或每月发作数次。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增加,可在短时间内频繁发作。
5.缓解方式
稳定型心绞痛一般在停止诱发活动后数分钟内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内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效果较差,有时需要多次含服或联合其他药物才能缓解。
此外,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狭窄的血管不能相应增加供血,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外,还与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