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表现有前驱感染症状、典型心脏相关症状、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心力衰竭症状等。
1、前驱感染症状
多数患者在心肌炎发病前1-3周会出现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体温37.5-38.5℃)、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与普通感冒或胃肠炎相似,易被忽视,但需警惕后续心脏异常。
2、典型心脏相关症状
心悸是常见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如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可能伴随胸闷、乏力;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性质可为隐痛、刺痛或压榨样疼痛,活动或深呼吸时加重;呼吸困难初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后期休息时也可能出现,严重者需端坐呼吸。
3、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心肌炎常引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头晕、黑矇,甚至晕厥。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导致意识丧失、抽搐。患者可能自觉心跳“漏跳”或“停顿”,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异常。
4、心力衰竭症状
心肌收缩功能受损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下肢水肿(从脚踝开始向上蔓延)。病情加重时,休息状态下也会呼吸急促,夜间平卧困难,需高枕或端坐呼吸,提示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
心肌炎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若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脏相关症状,或伴随晕厥、水肿等危重表现,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