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治疗药物为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一.症状
1.胸痛
这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及小指,甚至颈部、下颌或上腹部。疼痛通常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劳力、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等增加心肌耗氧的因素易诱发。
2胸闷、气短
患者常感胸部憋闷、呼吸不畅,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胸闷、气短加剧,需坐起或站立缓解。
3.心悸、乏力
心肌缺血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如早搏),伴随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劳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二.治疗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2.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常用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3.钙通道阻滞剂
可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供血;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