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胃疼的区别在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诱发因素、发作时间、缓解方式等。
1、疼痛部位
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大约为手掌大小,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胃疼疼痛部位通常在上腹部,也就是剑突下或脐上的区域,范围相对较为局限,但也可能会向背部、胸部等部位放射。若患者有胃下垂等情况,疼痛部位可能会下移。
2、疼痛性质
心绞痛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患者常常会感觉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还可能伴有窒息感、濒死感。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等诱因诱发的心绞痛,疼痛一般较为剧烈。胃疼疼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隐痛、胀痛、刺痛、烧灼样痛等。
3、诱发因素
心绞痛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饱食、吸烟等。胃疼主要与饮食因素有关,如进食过多、过快、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
4、发作时间
心绞痛发作时间一般较短,大多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若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不缓解,应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胃疼发作时间不固定,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胃溃疡的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可缓解。
5、缓解方式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对于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疼,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若疼痛较为严重,可服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一旦出现疑似心绞痛或胃疼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