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常见症状是心悸、头晕、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
1.心悸
患者会感觉心跳异常,可能是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或有心跳停顿感。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当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可能会明显超出这个范围,比如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可能超过100次/分钟,让患者感到心慌、心跳强烈。这种心悸症状可呈阵发性发作,也可持续存在,会在活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情况下诱发或加重。
2.头晕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无法向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液,就会引起头晕症状。尤其是在突然站立、快速起身等体位变化时,头晕可能会更加明显。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情况。如果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长,大脑长期处于缺血状态,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胸闷
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就像有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这是因为心律失常影响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肺部淤血,从而引起胸闷不适。胸闷症状可在安静状态下出现,也可在体力活动后加重。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胸痛症状,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为刺痛、隐痛或压榨性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
4.乏力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就会导致乏力症状。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活动如步行、上楼等会比平时更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5.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早期可能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可能会在安静状态下也出现,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需要用力呼吸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更高,症状也可能更为严重。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