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因寒冷致局限性淤血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肢体末梢等部位初期发红肿胀瘙痒遇热加剧重时有水疱溃疡儿童青少年等易患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相关预防需保暖保持皮肤干燥适当运动。
一、定义
冻疮是因寒冷导致的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由于人体皮肤在低温(一般指0~10℃)环境下,局部血管收缩,血流淤滞,组织缺氧,进而引发细胞损伤,最终出现皮肤炎症反应。
二、好发部位与表现
1.好发部位:常见于肢体末梢或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足趾、足跟等处。
2.典型表现:受冻部位皮肤初期可出现发红、肿胀,伴有瘙痒感,遇热后瘙痒加剧;病情较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溃疡等,破溃后可能继发感染。
三、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青少年相对更易发生冻疮,因其皮肤血管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寒冷的耐受能力较弱。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缺乏运动、局部皮肤长期暴露于寒冷中且未做好保暖措施,以及衣着过少等,均增加冻疮发生风险。例如,冬季户外工作者、经常在寒冷环境中活动但保暖不当者易患冻疮。
3.病史因素:有冻疮病史者,再次遭遇寒冷刺激时,更易复发冻疮,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较差,皮肤血管功能易再次出现异常。
四、预防要点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做好手足、耳廓等部位的保暖,可佩戴手套、耳罩等。
保持皮肤干燥,若手脚潮湿应及时擦干,避免穿着潮湿的鞋袜。
适当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如每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