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病因包括外伤致脊柱骨折脱位压迫损伤脊髓及疾病侵犯脊髓,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丧失、二便失禁,有体温调节障碍及并发肺部感染等,儿童需注重护理、心理疏导,成年要关注心理、康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
高位截瘫是指脊髓受到严重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感觉、运动、反射及自主神经功能全部丧失的综合征,通常损伤部位多位于颈髓。一、病因方面1.外伤因素: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导致脊柱骨折脱位,进而压迫或损伤脊髓,如颈髓部位因外力作用发生骨折脱位时易引发高位截瘫。2.疾病因素: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等疾病可侵犯脊髓,破坏脊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高位截瘫。二、临床表现1.运动功能障碍:损伤平面以下肢体完全失去运动能力,无法进行自主的肢体活动,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完全丧失。2.感觉功能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感觉完全消失,患者无法感知痛觉、温度觉、触觉等。3.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二便失禁,膀胱和直肠的自主控制功能完全丧失。4.其他并发症相关表现: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易出现高热或低温;还可能并发肺部感染、压疮等,影响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1.儿童高位截瘫:需特别注重护理,因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发生压疮,日常要定时为患儿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同时要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儿进行呼吸训练等;心理方面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适应身体状况的变化。2.成年高位截瘫: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引导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患者的日常起居;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身体状况,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