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疗需保持皮损清洁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并处理原发感染灶,局部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清洁创面,据皮损表现选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明确细菌感染用抗生素且考虑过敏史,儿童用药要温和谨慎,孕妇用药权衡收益风险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老年用药需考虑基础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一般治疗
保持皮损部位清洁,避免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防止感染扩散。同时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如存在皮肤破损伴感染的部位,需确保其得到妥善的基础清洁与初步处理,以减少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诱因。
二、局部治疗
1.清洁创面: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通过湿敷作用清洁创面,减轻局部炎症、渗出等情况,湿敷时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
2.外用药物:根据皮损具体表现选择外用药物,若局部有渗出等情况,先以湿敷等处理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但需考虑不同人群皮肤特点,如儿童皮肤薄嫩,应选择弱效或中效且温和的糖皮质激素制剂,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三、系统治疗
若明确存在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等情况,尤其儿童患者使用时要严格评估过敏风险,避免选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且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孕妇患者:孕妇使用药物时需权衡治疗收益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若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用对胎儿无明显致畸等不良影响的药物。
3.老年患者: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用药时需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选择药物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等状况,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