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是脊髓颈部或上胸段损伤致损伤平面以下躯体出现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以颈髓或上胸髓为典型,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肢体不同程度无力或全瘫、感觉减退消失、二便失禁或潴留及体温调节紊乱,儿童生长发育受显影响、女性自理及心理有挑战、有基础病史者管理难度加大需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
高位截瘫是指脊髓在颈部或上胸部节段发生损伤,从而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出现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一、损伤平面界定:通常以颈髓(C1-C8)或上胸髓(T1-T4)节段的脊髓损伤为典型,若损伤发生在颈髓,颈部以上可能保留部分功能,而颈部以下肢体及躯干会出现相应功能障碍;二、主要表现1.运动障碍: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无力,严重时可完全瘫痪,无法自主活动肢体,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如无法完成抬举、行走等动作;2.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对身体部位的感知能力下降,难以察觉外界对身体的刺激;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二便失禁或潴留情况,即无法自主控制大小便的排出或储存,还可能伴有体温调节紊乱等情况,如体温易出现异常波动等;三、不同人群影响1.儿童:高位截瘫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肌肉萎缩进展加快等,康复过程中需注重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及身体正常发育,康复训练需更贴合儿童生长特点循序渐进开展;2.女性:在日常生活自理方面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如需要借助特殊辅助器具完成个人卫生等活动,且心理层面可能因身体功能受限出现情绪波动,需给予心理支持及合适的辅助生活设施保障;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本身存在其他基础疾病,高位截瘫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管理难度,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时,肢体活动受限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锻炼,康复过程中需综合评估基础病史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及护理方案,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