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医学上称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发,病因是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或自身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侵入,临床表现有指甲变色、增厚等外观改变,诊断靠真菌镜检和培养,儿童患甲真菌病需谨慎处理优先非药物干预并遵医嘱,老年人要注重卫生及时就医且关注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定义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部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真菌感染:主要病原体为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如白念珠菌等)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这些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如公共场所的拖鞋、共用美甲工具等)或自身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等)而侵入甲板或甲下组织引发病变。
三、临床表现
1.指甲外观改变:指甲可出现变色(如变黄、变黑、变白等)、增厚、变形(如甲板翘起、凹凸不平)、易碎等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不同类型的真菌感染可能表现略有差异,例如皮肤癣菌感染常表现为甲板表面粗糙、凹陷等。
四、诊断方法
1.真菌镜检:取病甲碎屑进行镜检,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有助于初步诊断。
2.真菌培养:将病甲碎屑接种于特定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明确致病真菌的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黏膜较为娇嫩,患甲真菌病时需谨慎处理。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指甲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等,同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避免因不当治疗对儿童甲部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受到真菌侵袭引发甲真菌病。日常生活中需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袜,若已患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同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