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是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致肺内潴留引发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且影响生活质量等其发病主要因生产性粉尘暴露包括粉尘种类特性接触时间浓度个体易感性及防护措施缺失。
一、尘肺病的定义
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病情进展可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二、发病的主要原因
(一)生产性粉尘暴露
1.粉尘种类及特性:常见的生产性粉尘包括二氧化硅粉尘(如石英粉尘)、煤尘、石棉粉尘等。不同种类粉尘的致病力不同,例如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病性较强,长期吸入可引发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石棉粉尘除可导致肺纤维化外,还与肺癌、间皮瘤等疾病相关。粉尘的粒径也至关重要,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可吸入性粉尘)更易深入肺泡,增加发病风险。
2.接触时间与浓度:长期处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且接触时间较长的人群,如采矿、采石、隧道掘进、陶瓷制造、水泥生产等行业的工人,因持续吸入大量粉尘,肺内粉尘潴留量增多,发病几率显著升高。例如,在粉尘浓度超标的工作环境中工作10年以上,尘肺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3.个体易感性:个体的肺部清除功能、遗传因素等会影响尘肺病的发生。例如,某些人群的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存在缺陷,对粉尘的清除能力减弱,粉尘更容易在肺内蓄积,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此外,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的个体,接触粉尘后肺组织更易发生炎症反应并进展为纤维化。
4.防护措施缺失:在粉尘作业环境中,若未配备有效的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空气净化装置等)或工人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使粉尘直接进入呼吸道并沉积于肺部,显著增加尘肺病的发病几率。例如,未规范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无法有效阻挡粉尘吸入,长期积累易引发尘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