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灰指甲相关真菌可见分隔且粗细不均呈分支状的菌丝及关节孢子等,镜检取材时儿童需轻柔并考虑配合度,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等身体耐受性,制片是将标本置载玻片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后盖片轻压以利观察。
一、显微镜下灰指甲真菌的典型形态特征
1.菌丝形态:在显微镜下,灰指甲相关真菌可见分隔菌丝,菌丝粗细不均,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分隔,呈现出分支状生长的结构,其分隔将菌丝分成多个细胞,不同致病真菌的菌丝粗细及分隔间距可能存在差异,例如红色毛癣菌的菌丝一般较为细长且分隔间距相对均匀。
2.孢子形态:常见的有关节孢子,这类孢子呈短柱状或长方形,多个关节孢子可连接成链状排列;部分真菌还可能出现小分生孢子等,小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可为圆形、椭圆形等,数量和分布因致病菌种不同而有别,如絮状表皮癣菌的孢子排列可能有其特定特征。
二、真菌镜检操作要点
1.取材方法:需刮取病甲边缘的碎屑,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指甲较脆弱,取材时要轻柔,避免过度损伤甲床;老年人若指甲较厚硬,可适当软化后再小心刮取,以获取足够的标本用于镜检。
2.制片过程:将刮取的标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后轻压,使标本均匀分散,氢氧化钾可溶解角质等杂质,便于清晰观察真菌形态,操作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三、不同人群镜检的特殊考量
1.儿童灰指甲:儿童灰指甲相对少见,若发生镜检时,除了轻柔取材外,还需关注儿童的配合度,可在家长协助下完成操作,同时要考虑儿童可能存在的基础健康状况,确保镜检过程安全无额外损伤;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或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但显微镜下镜检主要是明确致病真菌情况。
2.老年人灰指甲:老年人常合并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镜检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操作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长时间操作导致老人不适;在根据镜检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