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为2013年我国首次发现的新型亚型主要源于禽鸟可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早期有流感样症状部分可进展为严重表现高危人群有职业暴露者及特殊健康状况人群老年人需避免接触禽类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家长加强防护基础疾病患者要严格防护出现症状尽早就诊。
一、定义与分类
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于2013年在我国首次被发现,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H7亚型中的一种禽流感病毒。
二、病毒来源
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来源于禽鸟,尤其是携带该病毒的禽类,如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野鸟等,是导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例如感染禽类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
2.密切接触传播: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眼等黏膜而感染。
四、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不同人群感染后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老年人、儿童及患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
五、高危人群
1.职业暴露人群:从事禽类养殖、屠宰、贩卖、加工等工作的人员,因频繁接触禽类或其污染环境,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特殊健康状况人群: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病情恶化的风险增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污染环境,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应加强防护,避免儿童接触禽类及其可能污染的场所。
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应严格做好防护,减少与禽类接触,一旦出现相关感染症状需尽早就诊,以便及时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