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需先区分急性与慢性评估病因病情,非药物可调控室内空气湿度、远离刺激物,充足饮水,痰多者行体位引流,药物明确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咳嗽痰痒用止咳祛痰药,儿童、老年、妊娠期用药各有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及病情评估
支气管炎患者出现痰痒并持续咳嗽,需先区分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常由病毒(如流感病毒)或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多与长期吸烟、接触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要评估咳嗽咳痰频率、痰的颜色(黄色痰提示可能细菌感染,白色黏痰可能与非感染性炎症有关)、是否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若咳嗽频繁、痰量多且发热,需进一步检查以精准定位病因。
二、非药物干预举措
1.环境调控: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可借助加湿器实现,以减轻气道因干燥导致的痰痒感。同时,远离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味等,此类刺激会加重气道反应致咳嗽加剧,吸烟患者务必严格戒烟,减少气道持续受刺激。
2.饮水管理:每日摄入充足温水,约1500-2000毫升,分多次饮用,每次100-200毫升,每隔1-2小时饮用一次,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助于痰液咳出,缓解痰痒与咳嗽。
3.体位引流:痰多患者可采用体位引流,若为肺部下叶病变,取俯卧位且床脚抬高30-50厘米;若为肺部上叶病变,取坐位或半卧位,轻拍患者背部,从下向上、从外向内轻柔拍打,促进痰液排出,减轻痰痒与咳嗽,但年老体弱、呼吸困难者操作需轻柔,谨防不适或呛咳。
三、药物干预要点(仅列药物名称)
若明确细菌感染,可考虑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需依病原体敏感情况合理选用);针对咳嗽、痰痒明显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儿童患者用药需遵循儿科原则,优选儿童专用祛痰止咳制剂,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婴幼儿用止咳药防呼吸抑制;老年患者需考量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监测肝肾功能指标,且体位引流时防心肺功能恶化;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经医生评估利弊后选安全药物,避用可能致畸或影响胎儿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