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处理需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并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多饮水且饮食清淡易消化,有咳痰用祛痰药,剧烈无痰谨慎用止咳药(儿童避含可待因药、老年人兼顾肝肾功能),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处理,儿童用专用祛痰止咳药,老年人用药顾肝肾功能,妊娠期优先调生活方式必要时用安全药,需密切观察咳嗽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严重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一、一般处理
1.休息与环境: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室内保持温度在20~25℃、湿度50%~70%,维持呼吸道舒适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
2.饮食调节:多饮水,每日摄入量约1500~2000ml,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以利痰液稀释排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防止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二、对症治疗
1.止咳祛痰:若有咳痰,可选用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等)促进痰液排出;若咳嗽剧烈无痰,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适当止咳药物,但需注意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禁忌,儿童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以防不良反应,老年人需兼顾肝肾功能选择药物。
三、病因治疗
1.细菌感染:明确为细菌感染致气管炎时,可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依感染病原体及患者状况选择。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气管炎以对症处理为主,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依靠机体自身免疫清除病毒。
四、特殊人群注意
1.儿童:儿童患气管炎咳嗽时,优先选用儿童专用祛痰止咳药物,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防止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用药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用药需考量肝肾功能,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咳嗽时避免剧烈咳嗽致基础疾病加重(如引发心绞痛、骨折等)。
3.妊娠期女性:出现气管炎咳嗽时,优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在医生评估利弊后使用对胎儿影响小的安全药物。
五、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咳嗽频率、程度、痰液性状等变化,以及是否伴发热、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咳嗽持续超2周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就医行胸部X线等检查,明确病情变化并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