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通常不伴盆腔器质性病变,不一定是妇科病;继发性痛经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属妇科病范畴,需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原发性痛经
1.定义与特点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通常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发生。其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合成与释放异常有关。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加,尤其是PGFα和PGE含量升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这种情况一般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妇科病,但会对女性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影响学习、工作效率等。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青春期女性若有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可能会加重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2.年龄因素
青春期是原发性痛经的高发年龄段,此阶段女性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但内分泌调节尚不稳定,容易出现前列腺素分泌失调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女性在生育后,原发性痛经可能会有所缓解,这与生育后子宫环境改变等因素有关,但也不是绝对的,个体差异较大。
二、继发性痛经
1.定义与相关疾病
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属于妇科病范畴。常见的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等。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侵犯全身不同部位,当侵犯盆腔组织时,在月经期间异位内膜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出血,引起子宫强烈收缩而出现痛经。这些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理生理基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从病史角度看,如果女性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清宫术等),增加了患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等导致继发性痛经疾病的风险;从生活方式角度,不注意经期卫生等也可能诱发盆腔炎性疾病,进而引发继发性痛经。
总之,女孩子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不一定是妇科病,而继发性痛经属于妇科病范畴,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痛经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