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有哪些表现
早产儿脑瘫在运动方面有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及协调性差等表现,姿势上呈现仰卧、俯卧、坐位、站立等异常静态姿势,反射有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持续存在、保护性反射减弱等情况,部分存在智力及认知障碍、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合并癫痫发作,家庭护理需注意安全、遵循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关注心理并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一、运动功能障碍表现
早产儿脑瘫在运动方面常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足月儿,例如3月龄时不能抬头、4月龄时不能主动伸手抓握物体等;肌张力异常是常见表现,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或肌张力减低(肢体松软);运动姿势异常,如四肢呈痉挛性姿势(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交叉呈剪刀样)、角弓反张(头后仰、背过伸)等,且运动协调性差,随意运动少。
二、姿势异常表现
患儿常呈现异常的静态姿势,比如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头部不能抬离床面;坐位时不能保持稳定的坐姿,常出现前倾、后倾或侧倾等异常姿势;站立时多表现为足尖着地、双腿交叉等异常站立姿态。
三、反射异常表现
原始反射可能出现延迟消失或持续存在的情况,例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在正常足月儿应逐渐消失,但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延迟消失;同时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当身体倾斜时不能及时调整姿势以保持平衡的保护性反射缺失。
四、智力及认知障碍表现
部分早产儿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迟钝,对声音、色彩等刺激的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较同龄儿落后,如理解能力差、学习新事物缓慢等。
五、语言障碍表现
可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如开始说话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发音不清、构音困难,严重者可能完全不能言语,同时可能伴有吞咽困难等问题,影响语言相关的肌肉协调功能。
六、癫痫发作表现
约有1/3-1/2的早产儿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发作,发作形式多样,如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等,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整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儿脑瘫患儿,家庭护理时需格外注意安全,避免因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跌倒、受伤等情况。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专业指导,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关爱和鼓励,促进患儿在身心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由于早产儿本身身体各系统发育未成熟,康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