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按病程分急性(病程<2周)、亚急性(2周-3个月)、慢性(病程>3个月),按病因分原发性(无明确继发疾病,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继发性(由其他疾病致,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等),不同人群儿童、女性、老年人头痛有不同特点,评估头痛要关注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诱发及缓解因素和伴随症状等以明确病因及制定诊疗方案。
一、头痛的定义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眉弓、耳轮上缘与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是多种疾病可能伴随的症状,也是独立的临床综合征。
二、头痛的分类
(一)按病程分类
1.急性头痛:病程<2周,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等突发疾病引发的剧烈头痛。
2.亚急性头痛:病程2周~3个月,可见于颅内肿瘤早期、颞动脉炎等情况。
3.慢性头痛:病程>3个月,如慢性偏头痛、慢性紧张性头痛等,多呈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状态。
(二)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头痛:无明确继发疾病的头痛,常见类型有偏头痛(多有家族遗传倾向,发作时可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紧张性头痛(常因精神紧张、肌肉紧张引起,表现为头部紧箍样疼痛)、丛集性头痛(呈密集发作,单侧眼眶周围剧烈疼痛,伴结膜充血、流泪等)。
2.继发性头痛:由其他疾病导致的头痛,如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除头痛外常伴发热、意识改变等)、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为突发剧烈头痛且可伴偏瘫、呕吐等)、头部外伤(有明确头部受伤史,头痛程度与外伤程度相关)、颅内肿瘤(肿瘤占位效应及相关压迫等可引起渐进性头痛,可能伴视力下降、癫痫等)。
三、不同人群头痛的特点
(一)儿童
儿童头痛可能与发热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颅内感染等相关,需警惕颅内压增高导致的头痛,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头痛伴随的呕吐、嗜睡、惊厥等表现。
(二)女性
女性头痛可能与月经周期相关,如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头痛,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妊娠期女性头痛需排除子痫等严重情况;更年期女性头痛可能与激素波动、内分泌改变有关。
(三)老年人
老年人头痛要高度警惕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颞动脉炎等,因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头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四、头痛的评估要点
评估头痛需关注头痛的性质(搏动性、胀痛、刺痛等)、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是否伴随恶心、呕吐、视力改变、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症状,这些信息对明确病因及制定诊疗方案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