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病人护理涵盖皮肤护理定期翻身用辅助器具并保持清洁、体位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呼吸道护理拍背促排痰及鼓励深呼吸、饮食护理营养均衡制定个性化方案、康复护理早期被动运动及循序渐进训练、心理护理关注情绪变化给予支持。
一、皮肤护理
1.定期翻身:由于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易引发压疮,一般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器具,减轻局部压力。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皮肤有汗液或分泌物应及时清理,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二、体位护理
1.保持肢体功能位:根据病人瘫痪的部位,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如上肢应保持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手指轻度屈曲;下肢应保持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微屈、踝关节呈90°等,预防关节畸形和挛缩。对于儿童瘫痪病人,需特别注意根据其骨骼发育特点精准维持功能位,避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三、呼吸道护理
1.促进痰液排出:定期为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每次拍背10-15分钟,每日3-4次,协助病人将痰液咳出,防止肺部感染。对于女性病人,需考虑其身体生理特点,拍背力度适中;儿童病人则要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伤害。2.鼓励深呼吸: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练习,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增强肺部通气功能。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例如,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和水果(如香蕉、苹果等),预防便秘;对于老年瘫痪病人,需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维持心血管健康。儿童瘫痪病人的饮食要兼顾营养与易消化,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五、康复护理
1.早期被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为病人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屈伸、旋转等,每个关节活动5-10次,每日2-3次,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运动强度和幅度需相应调整,儿童要避免过度用力。2.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根据病人的康复情况,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如引导能部分活动的病人进行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训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耐受情况,确保安全。
六、心理护理
1.关注情绪变化:瘫痪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对于女性病人,因其情感相对细腻,更需耐心倾听其心声;儿童病人则可通过游戏等方式缓解其因瘫痪带来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