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检查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妇科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情况,盆腔检查初步判断异常但特异性低;实验室检查中肿瘤标志物CA125可辅助监测病情,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检出率有局限;子宫内膜活检的分段诊刮是确诊常用方法,需注意不同人群操作特点,子宫内膜活检钳活检相对简便。
一、妇科检查
1.妇科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子宫内膜癌早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经阴道超声可清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等情况。一般来说,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若子宫内膜增厚(如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需引起重视)且回声不均等异常表现时,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对于不同年龄女性,超声检查的意义相似,但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及对检查结果的特殊解读;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子宫内膜异常更需通过超声密切监测。
2.盆腔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附件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但相对超声检查,其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异性较低。
二、实验室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是较为常用的子宫内膜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不过CA125升高并非仅见于子宫内膜癌,一些其他妇科疾病(如卵巢癌、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所以CA125不能作为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依据,但可用于病情监测等。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女性,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有妇科疾病病史的女性,肿瘤标志物异常时更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可能。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通过采集阴道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查找癌细胞。该检查相对简便,但阳性率会受到取材部位、病变部位等因素影响,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有一定局限性,不同年龄女性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时,操作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如年轻女性阴道黏膜较薄,操作要轻柔。
三、子宫内膜活检
1.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通过刮取子宫内膜和宫颈管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病变的性质及是否累及宫颈。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分段诊刮时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如老年女性宫颈萎缩等情况增加了操作难度,需谨慎操作。分段诊刮后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等情况,根据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子宫手术史等,需评估手术风险并做好相应准备。
2.子宫内膜活检钳活检:相对分段诊刮更为简便,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可能较小,也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变等情况,其适用人群与分段诊刮类似,在操作时需遵循规范以确保获取足够且有效的组织标本用于病理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