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中肾损伤有一定比例,儿童发生率相对较高成人相对较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皮疹严重、初始发病年龄小等为影响因素,儿童肾损伤未及时干预可影响生长发育,成人要关注基础病及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人群复发肾损伤风险高,肾损伤可表现为蛋白尿等,需定期检测尿常规等指标早期发现并干预。
一、过敏性紫癜中肾损伤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肾损伤并非全部发生,但有一定比例。其中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肾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约30%~70%,而成人患者肾损伤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也存在一定比例,具体发生率因研究对象人群差异等因素略有不同。
二、肾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病程因素
过敏性紫癜的病程长短与肾损伤发生风险相关,若病程较长且病情控制不佳,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例如,皮疹反复出现、关节症状等伴随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肾损伤风险相对更高。
(二)皮疹严重程度
皮疹严重程度较重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肾损伤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严重的皮肤紫癜可能提示机体炎症反应更剧烈,这种炎症反应可能波及肾脏,引发肾损伤。
(三)初始发病年龄
儿童患者中,初始发病年龄较小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风险相对较高。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疾病的耐受及反应特性有关,低龄儿童免疫系统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因过敏性紫癜引发肾损伤。
三、不同人群的肾损伤特点
(一)儿童人群
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肾损伤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儿童在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二)成人人群
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生肾损伤时,需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对肾损伤恢复的影响。例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成人患者,肾损伤后病情恢复可能更缓慢,且肾损伤可能进一步加重基础疾病的进展。此外,成人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可能加重肾损害,患病期间需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三)有既往病史人群
既往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病时肾损伤风险更高。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因素,如某些过敏原等,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并进行干预。
四、肾损伤的表现及监测
过敏性紫癜肾损伤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患者需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通过尿常规可发现尿中蛋白、红细胞等异常情况,肾功能检测能了解肾脏的滤过等功能状态,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避免肾损伤进一步加重,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