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惊厥是睡眠中身体不自主抽搐等现象,儿童常见原因有大脑发育不完善、睡眠不足等,成人需防癫痫等,儿童要保睡眠环境等,老人要控基础病防脑部等疾病致惊厥。
常见原因
大脑发育不完善(儿童常见):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大脑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大脑对身体肌肉运动的控制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睡眠时可能出现惊厥。例如,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较高,一些轻微的外界刺激或内部神经调节的小波动都可能引发惊厥。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完善,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
睡眠不足或疲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期睡眠不足或身体过度疲劳时,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在睡眠状态下容易出现异常的神经冲动发放,从而导致惊厥。比如,儿童如果白天活动量过大且睡眠较少,晚上睡觉就可能更容易发生惊厥;成人连续熬夜后,睡眠中也可能出现惊厥表现。
发热因素(儿童较易受影响):当儿童受到感染等因素导致发热时,体温升高会刺激大脑神经,使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高,进而引发惊厥。一般体温在38.5℃以上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在儿科较为常见,被称为热性惊厥。
电解质紊乱:如血钙降低时,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惊厥。例如,一些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者患有肾脏疾病等导致钙代谢异常的儿童,在睡眠中可能因为血钙低而出现惊厥。
癫痫:如果频繁在睡眠中出现惊厥,要警惕癫痫的可能。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睡眠中也可能发作,表现为惊厥等症状。
应对与处理建议
儿童情况:当儿童在睡眠中出现惊厥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将儿童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如果是热性惊厥,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要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合理喂养,预防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成人情况:成人睡眠中出现惊厥,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如果惊厥频繁发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等,以排除癫痫等疾病的可能。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婴幼儿时期是睡觉惊厥的高发阶段,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睡眠环境和身体状况。保持儿童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及时添加辅食,预防因营养缺乏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引发惊厥。如果儿童有发热情况,要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和加重。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睡觉惊厥时,要考虑是否与脑部血管病变、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有关。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和过度劳累。如果经常出现睡眠惊厥,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可能存在的脑部等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