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累及头皮可见边界清楚红斑伴油腻性鳞屑且多数伴瘙痒,脱发表现为头顶渐稀疏且进行性加重,青春期及青壮年因内分泌活跃等相对易发病,男女均可发生,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可加重,有脂溢性皮炎病史者易因炎症损伤毛囊致脱发需积极控炎。
一、头皮局部症状表现
1.红斑与鳞屑:头皮部位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红斑基础上覆盖有油腻性的鳞屑,鳞屑可呈片状或细屑状,这是脂溢性皮炎累及头皮的典型皮肤表现,红斑和鳞屑的出现是由于皮脂腺分泌亢进,继发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头皮炎症反应所致,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细胞代谢加快,形成鳞屑。
2.瘙痒感: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较为明显,搔抓等刺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头皮炎症,导致脱发情况恶化,瘙痒是因为炎症介质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引起的感觉异常。
二、脱发相关表现
1.头发稀疏特点:脱发主要表现为头发逐渐稀疏,尤其以头顶部位较为常见,头发变得细软,密度降低,随着病情进展,稀疏情况会逐渐加重,头顶头发稀疏明显时可观察到头皮显露增多,这是因为脂溢性皮炎导致毛囊周围炎症,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输送,使得毛囊萎缩,毛发生长周期紊乱,最终导致头发脱落、稀疏。
2.脱发进展趋势:脱发呈进行性加重,若不及时干预,头发稀疏范围可能会扩大,从头顶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严重时可导致头顶头发大面积稀疏,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其机制在于持续的头皮炎症破坏毛囊结构,毛囊功能逐渐丧失,无法正常生长出健康的毛发。
三、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关联
1.年龄因素:青春期及青壮年人群由于内分泌活跃,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出现脂溢性皮炎相关脱发,青少年时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加上该时期皮肤代谢活跃,容易引发脂溢性皮炎并进而导致脱发;老年人群相对较少发病,但也可能因基础代谢变化、头皮局部微环境改变等出现类似情况,但发生率低于青壮年期。
2.性别因素:脂溢性皮炎脱发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男性可能更多表现为头顶头发稀疏明显,女性则可能表现为整个头皮头发弥漫性稀疏,但程度相对男性可能较轻,这与男女激素水平及头皮局部反应差异有关,但总体脱发机制在两性中类似。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内分泌节律,影响头皮毛囊的正常代谢,导致毛囊营养供应不足,诱发或加重脱发;高糖高脂饮食会使血糖、血脂升高,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加重头皮油腻状态,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滋生提供有利环境,进而促进脱发进展,因此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对预防和缓解脂溢性皮炎脱发至关重要。
4.病史关联:有脂溢性皮炎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脱发,若脂溢性皮炎未得到有效控制,头皮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会持续损伤毛囊,破坏毛囊结构,使得毛囊逐渐萎缩,无法支持毛发正常生长,从而引发脱发,因此对于已有脂溢性皮炎的患者,积极控制头皮炎症是预防脱发加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