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早期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进展48小时后多学科制定个体化方案,康复治疗含物理(关节活动度、体位转换、平衡训练)、作业(日常生活活动及认知训练)、言语(针对言语障碍个性化训练),时间分急性期、恢复期、社区及家庭康复阶段,特殊人群老年需监测生命体征适度训练等,女性考虑生理期调整,认知障碍患者针对性耐心训练。
一、早期康复介入
脑卒中后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启动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重塑,降低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需由多学科团队(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等)共同制定个体化早期康复方案。
二、康复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
1.关节活动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关节开展被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每日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10次,依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老年患者关节活动度训练宜轻柔,避免关节损伤。
2.体位转换:包含床上翻身、坐起、转移等训练,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平衡障碍患者体位转换需专人协助,防止跌倒,老年患者平衡功能差,转换时需密切观察状态。
3.平衡训练:采用渐进式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如坐位平衡、站位平衡训练,可借助平衡板、平衡垫等辅助工具,提高患者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合并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平衡训练需注意强度与方式,避免加重骨骼损伤。
(二)作业治疗
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依据患者实际功能障碍程度选合适训练项目和辅助器具,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业治疗结合认知训练内容,增强注意力、记忆力等,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三)言语治疗
针对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发音、口语理解、表达等训练,依言语障碍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如运动性失语患者重点发音器官运动训练,感觉性失语患者侧重口语理解训练,老年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慢,需耐心引导,长期坚持。
三、康复治疗时间进程
康复分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和社区及家庭康复阶段。急性期康复预防并发症,开展基础功能训练;恢复期康复促进运动、认知、言语等功能进一步恢复,一般持续数月;社区及家庭康复巩固成果,指导患者在家简单训练,定期评估调整计划,不同年龄患者康复时间进程有差异,年轻患者恢复潜力大,仍需个体化原则。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脑卒中患者常伴多种基础疾病,康复训练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训练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暖,家属给予更多陪伴协助,营造良好康复环境。
(二)女性患者
女性脑卒中患者康复需考虑生理期影响,生理期身体相对虚弱,康复训练强度适当调整,注意个人卫生,关注心理状态,生理期可能情绪波动,给予心理支持。
(三)有认知障碍患者
认知障碍患者康复训练具针对性和耐心,训练内容简单明确、重复强化,通过游戏化提高参与度,家属积极配合引导,避免患者抵触,影响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