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非都会瘫痪,其瘫痪发生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控制情况,如早期规范治疗者病情控制好则瘫痪发生时间延后,控制不佳者病情易进展致瘫痪风险高且时间较早;还受个体差异影响,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因素等,总体而言个体差异大,通过早期规范治疗和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瘫痪风险。
一、影响强直后瘫痪发生时间的因素
1.病情控制情况
早期规范治疗者:若患者能在疾病早期就接受正规的抗风湿治疗等,如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关节破坏进展缓慢,瘫痪发生的时间会明显延后,甚至可能终身不出现瘫痪。例如,有研究表明,规范治疗的患者中,经过长期随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脊柱和关节的功能得以较好维持,不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和日常生活,很少发展到瘫痪程度。
病情控制不佳者:如果患者未能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或者自行停药、减药等,病情会逐渐进展,出现脊柱畸形、关节融合等严重情况,进而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增加瘫痪发生的风险,且发病时间相对较早。一般来说,未经有效控制的患者,在发病后10-20年左右可能逐渐出现严重的脊柱强直、髋关节等大关节受累严重,导致肢体活动受限,甚至部分患者会发展到瘫痪状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患者病情进展更快,可能在发病后数年就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而有些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可能数十年才出现较严重影响生活自理的情况。
2.个体差异
年龄因素:年轻发病的患者相对来说,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一些,因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代谢等情况可能更有利于疾病的发展。而年龄较大发病的患者,病情进展相对可能缓慢些。例如,青少年时期就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相比中老年发病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脊柱和关节的严重病变,增加瘫痪风险。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患者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些,女性患者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男性患者在患病后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更早出现关节的破坏和畸形,从而增加瘫痪的可能性。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强直患者,吸烟会影响免疫系统和血管功能等,不利于病情控制,会加速病情进展,可能使瘫痪发生时间提前。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的关节功能锻炼,如游泳等,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的患者,病情相对容易控制,瘫痪发生时间会延后。例如,坚持每周进行一定时间游泳锻炼的患者,关节功能维持较好,病情进展缓慢。
病史相关因素: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不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控制,可能使病情进展加快,增加瘫痪发生的风险和提前瘫痪发生的时间。而没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相对更容易得到控制,瘫痪发生时间相对较晚。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会瘫痪以及何时瘫痪个体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强直多少年后会瘫痪,通过早期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瘫痪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