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可致部分感染者出现低烧伴肌肉酸痛等表现但非特有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普通感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非感染因素如剧烈运动劳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引起,鉴别需考虑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及症状病程,儿童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有基础病需警惕病情加重,孕妇要谨慎就医并告知孕期情况。
一、新冠感染可能出现的低烧肌肉酸痛表现
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感染者可出现低烧(体温一般在37.3~38℃)伴肌肉酸痛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干咳、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表现,但这些症状并非新冠感染所特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等)或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
二、其他可引起低烧肌肉酸痛的常见原因
(一)其他病毒感染
1.流感病毒感染:除低烧、肌肉酸痛外,常伴有高热(体温可骤升至39~40℃)、头痛、乏力等更明显症状,流感病毒检测可呈阳性。
2.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多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全身症状相对较轻,肌肉酸痛程度通常不如新冠感染或流感明显。
(二)细菌感染
某些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时,也可能出现低烧伴肌肉酸痛,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等,常伴有局部感染部位的典型表现,如咽部红肿、化脓等,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三)非感染性因素
1.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运动后或过度劳累时,身体代谢产生乳酸堆积,可出现肌肉酸痛,同时可能伴有轻度体温升高,一般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除肌肉酸痛外,多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且病情呈慢性过程,可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明确诊断。
三、新冠感染与其他情况的鉴别要点
(一)流行病学史
需询问近期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是否处于疫情高发地区等。若有明确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触史,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相对增大。
(二)实验室检查
1.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是明确是否为新冠感染的重要依据,核酸检测阳性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提示新冠感染。
2.其他病原体检测: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细菌培养等,可帮助明确是否为其他病原体感染。
(三)症状特点及病程
新冠感染的症状可能在感染后一定时间内(通常1~3天)逐渐出现或加重;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低烧肌肉酸痛,若为运动或劳累引起,休息后多能较快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常呈慢性、反复的特点。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低烧肌肉酸痛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由于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
(二)老年人
老年人若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出现低烧肌肉酸痛时,需警惕可能是感染等因素诱发基础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在就医过程中需做好个人防护。
(三)孕妇
孕妇出现低烧肌肉酸痛时,要谨慎对待,需及时就医,向医生告知孕期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及处理方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防止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