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发疱疹病毒会感染,疱疹病毒有多种类型且具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母婴等传播,如单纯疱疹病毒的Ⅰ型和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亲密接触,公共场合戴口罩、加强卫生管理,还要增强免疫力,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及基础疾病患者积极控病。
一、常见疱疹病毒类型及传染性
1.单纯疱疹病毒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常引起口周、面部等部位的疱疹,可通过直接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给他人,例如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儿童如果接触了携带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患者,也容易被感染,且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对于有疱疹病史的人群,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劳累、感冒等),病毒可能再次活跃,此时也具有传染性。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孕妇如果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对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新生儿疱疹性脑炎等严重疾病。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中,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疱疹液污染的物品传播。儿童由于普遍缺乏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接触后极易被感染,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全身起疱疹等症状。而成年人如果既往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触后也会被感染引发水痘。曾经患过水痘的人,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此时带状疱疹患者也具有传染性,可传染给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使其患水痘。
二、预防疱疹病毒感染的措施
1.个人卫生方面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如接触公共设施(电梯按钮、公共扶手等)后及时洗手。对于有疱疹的患者,要注意避免用手触摸疱疹部位,防止病毒传播。
避免与疱疹患者过于亲密的接触,如避免与疱疹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2.公共场合注意事项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如医院、学校等,要注意佩戴口罩,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或周围有疱疹患者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通过飞沫传播感染疱疹病毒的风险。
对于儿童聚集的场所,如幼儿园等,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骑自行车等;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则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相对更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疱疹病毒,需要更加注意防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