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由疱疹病毒科病毒感染引发,发病机制是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触发时沿神经纤维移行至皮肤黏膜。其感染原因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及自身免疫力下降、外伤等。特殊人群中,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感染,需注意防护与避免搔抓;孕妇感染对胎儿危害大,出现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老年人免疫力低,病情可能较重,要增强免疫力并积极治疗;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风险高且病情严重,需做好防护与规范治疗。
一、病毒性疱疹的发病机制
病毒性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皮肤黏膜疾病。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感染人体后,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触发时,病毒可被激活,沿神经纤维移行至皮肤黏膜,引起疱疹发作。
二、导致病毒性疱疹的具体原因
1.直接接触传播:与患有病毒性疱疹的患者直接接触,如皮肤与皮肤的接触、亲吻等,可使病毒从患者传播至健康人。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与患者口唇疱疹处的直接接触而感染,引起口唇疱疹或颜面疱疹。
2.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衣物等,也可能感染病毒性疱疹。例如,共用被单纯疱疹病毒污染的毛巾,健康人接触后再接触自己的皮肤黏膜,就有感染风险。
3.性接触传播:部分疱疹病毒,如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接触过程中,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对方体内,导致感染,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疱疹。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疱疹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如孕妇在孕期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接触被病毒污染的产道分泌物,可引起新生儿疱疹,严重时可危及新生儿生命。
5.自身因素
免疫力下降:这是诱发病毒性疱疹发作的重要因素。当人体因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患有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使用的抗排异药物)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疱疹病毒容易被激活,引发疱疹。例如,长期熬夜的人,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口唇疱疹发作。
外伤:皮肤黏膜的破损为病毒入侵提供了途径。如皮肤擦伤、烧伤、手术切口等,病毒可通过破损处侵入人体,在局部繁殖并引发疱疹。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易感染病毒性疱疹。家长应注意避免儿童与疱疹患者直接接触,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餐具等。一旦儿童出现疱疹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搔抓疱疹,以防继发感染。
2.孕妇:孕妇感染疱疹病毒对胎儿危害较大。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疱疹患者,加强自身防护,提高免疫力。若孕期出现疱疹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及对胎儿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感染疱疹病毒后可能病情较重,恢复较慢。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锻炼、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患病毒性疱疹,需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预防并发症。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这类人群感染疱疹病毒的风险高,且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卫生,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疱疹症状,需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