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颊黄褐斑是面部两颊对称分布淡褐色至深褐色无自觉症状的色素沉着皮肤病,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妊娠期、月经不调、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疾病影响、长期熬夜及精神压力过大等生活方式因素相关,妊娠期女性需防晒心态好且不自行用药,有慢性疾病人群要控原发病并注重生活方式以助改善。
一、定义与表现
两颊黄褐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两颊部位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两颊出现对称分布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通常无自觉症状,但会影响面部美观。
二、发病相关因素
(一)遗传易感性
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黄褐斑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黄褐斑患者,个体携带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增加,从而使两颊发生黄褐斑的风险升高。例如,有家族遗传性黄褐斑的人群,相较于无家族史者,在相同环境因素影响下更易出现两颊黄褐斑。
(二)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是引发和加重两颊黄褐斑的重要外在因素。紫外线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可损伤皮肤细胞,刺激黑素细胞增殖、活化,促使黑素合成增加,导致两颊色素沉着形成黄褐斑。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尤其是夏季紫外线强度高时,若未做好防晒,两颊黄褐斑更容易出现或加重。
(三)内分泌因素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可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进而引发妊娠性黄褐斑,表现为两颊出现黄褐斑。一般在分娩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部分黄褐斑可有所减轻,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
2.月经不调: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体内内分泌紊乱,影响激素平衡,可能干扰黑素的代谢过程,增加两颊出现黄褐斑的风险。
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甲状腺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及代谢功能,间接与两颊黄褐斑的发生相关。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缓,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相关的代谢异常,引发两颊黄褐斑。
(四)慢性疾病影响
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病、结核病等,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以肝病为例,肝脏是参与激素代谢、色素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器官,肝病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激素代谢紊乱、色素代谢异常,从而增加两颊出现黄褐斑的可能性。
(五)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干扰黑素的代谢,增加两颊黄褐斑的发生风险。
2.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时,人体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促使黑素合成增加,引发两颊黄褐斑。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两颊黄褐斑的发生风险增加。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进一步刺激黑素细胞合成黑素,加重黄褐斑。同时,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黄褐斑的发展。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或进行有创的治疗手段来处理两颊黄褐斑,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或温和的护理方式。
(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对于本身患有肝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关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积极控制原发病,因为原发病的控制情况会直接影响两颊黄褐斑的发展。例如,积极治疗肝病,改善肝脏功能,有助于恢复正常的代谢过程,可能对两颊黄褐斑的改善有一定帮助。同时,在生活方式上要更加注重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以辅助机体的整体健康恢复,间接影响黄褐斑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