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会引发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有肢体远端麻木、疼痛、感觉过敏;运动障碍包括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症状、血压异常、出汗异常,糖尿病、接触毒物、自身免疫病、饮酒、营养吸收障碍、重金属中毒、老年人、内分泌疾病等相关人群易出现相应表现。
一、感觉障碍
1.肢体远端麻木:这是末梢神经炎最常见的感觉障碍表现,患者常首先感觉到手指、脚趾等肢体远端部位出现麻木感,就像有一层薄纱覆盖,这种麻木感可呈对称性出现,从轻微的麻木到较为严重的感觉减退不等,在病情较轻时可能仅在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持续存在。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长期高血糖可能会损伤神经,导致这种肢体远端麻木的发生概率增加;而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含正己烷的胶水等,也容易出现末梢神经炎导致的肢体远端麻木。
2.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隐痛等。疼痛通常在夜间较为明显,会影响患者的睡眠。例如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可能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对于接触化学毒物引起末梢神经炎的患者,化学毒物对神经的损伤也可能导致疼痛的产生。
3.感觉过敏:患者对正常强度的刺激感觉过于强烈,比如轻轻触摸皮肤都会感觉疼痛难忍。这种感觉过敏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末梢神经炎患者中较为常见,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组织,使得神经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二、运动障碍
1.肌力减退:随着末梢神经炎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远端肌力下降的情况,表现为拿东西无力,严重时可能无法完成持物、行走等简单动作。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损害周围神经,逐渐导致肌力减退;而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的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会影响神经功能,出现肌力减退的运动障碍表现。
2.肌肉萎缩:如果末梢神经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尤其是肢体远端的小肌肉萎缩较为明显,如手部的小鱼际肌、足部的小肌肉等。这是因为神经受损后,肌肉失去了神经的正常支配,导致肌肉逐渐萎缩。一些患有慢性疾病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如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况差,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3.腱反射异常:患者的腱反射可能会减弱或消失,比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这是由于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腱反射的神经传导通路出现障碍。在一些重金属中毒引起的末梢神经炎患者中,腱反射异常较为常见,重金属对神经的毒性作用会干扰神经的正常传导。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症状: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干燥、脱屑、变薄等改变,指甲也可能会出现粗糙、变形等情况。这是因为自主神经受损后,影响了皮肤的汗腺分泌、血液循环等功能。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影响自主神经,皮肤症状较为常见;而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自主神经的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的皮肤改变。
2.血压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如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这是因为自主神经调节血压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压调节失衡。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自主神经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衰退,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而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自主神经的患者,血压异常也较为突出。
3.出汗异常:可表现为出汗增多或减少,出汗增多常见于夜间睡眠时出汗,而出汗减少则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等问题。这与自主神经对汗腺分泌的调节功能失常有关。在一些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炎患者中,出汗异常较为明显,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可能会出现出汗异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