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妇科相关原因有盆腔炎(病原体感染、性生活活跃及经期卫生不良等致下腹痛等)、左侧附件炎(病原体上行感染致左下腹痛等,育龄期高发)、异位妊娠(左侧输卵管妊娠致左下腹痛等,有相关病史等风险高);肠道相关原因有乙状结肠炎(感染、自身免疫等致腹痛等,饮食不规律等可诱发)、左侧结肠憩室炎(憩室内食物残渣潴留感染致左下腹痛等,60岁以上易患);泌尿系统相关原因有左侧输尿管结石(饮水少等致左侧输尿管内结石引起绞痛等,尿常规等可助诊);其他原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致左下腹痛等,育龄期女性多见)。
一、妇科相关原因
1.盆腔炎
发病机制:女性盆腔内的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发生炎症时可引起左下腹痛。多由病原体感染所致,例如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可引发盆腔炎症。性生活活跃的女性,尤其是年龄在15-25岁性活跃期的女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盆腔炎可导致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炎性渗出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与生活方式关联: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此外,经期卫生不良,如使用不洁的卫生巾、经期性交等,也可能诱发盆腔炎。
2.左侧附件炎
发病机制:左侧的输卵管和卵巢发生炎症称为左侧附件炎。病原体可通过宫颈上行感染至附件部位。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炎症刺激可引起左下腹部疼痛,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紊乱等表现。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左侧附件区有压痛。超声检查可能显示左侧附件区增厚、有渗出等情况。
与年龄性别关联:育龄期女性是左侧附件炎的高发人群,这与该阶段女性生殖系统相对活跃,且可能面临性生活等因素有关。
3.异位妊娠
发病机制: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当左侧输卵管妊娠时,可引起左下腹痛。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可导致输卵管破裂,引起剧烈腹痛,同时伴有阴道流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可发现hCG水平较正常妊娠低,且翻倍不良。超声检查若在左侧附件区发现妊娠囊可确诊。
与特殊人群关联:有输卵管炎症病史的女性,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较高。此外,曾有盆腔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情况的女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二、肠道相关原因
1.乙状结肠炎
发病机制:乙状结肠发生炎症可引起左下腹痛。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例如细菌感染可导致乙状结肠黏膜炎症,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可见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病理检查可明确炎症性质。
与生活方式关联:长期饮食不规律,如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长期饮酒等,可刺激乙状结肠黏膜,诱发乙状结肠炎。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增加乙状结肠炎的发病风险。
2.左侧结肠憩室炎
发病机制:结肠憩室是结肠黏膜通过肠壁肌层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状结构,当左侧结肠憩室发生炎症时称为左侧结肠憩室炎。多因憩室内食物残渣潴留,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可出现左下腹痛,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CT检查可发现左侧结肠憩室及周围炎症表现。
与年龄关联:随着年龄增长,结肠壁的弹性下降,结肠憩室的发生率增加,6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容易发生左侧结肠憩室炎。
三、泌尿系统相关原因
1.左侧输尿管结石
发病机制:左侧输尿管内形成结石可引起左下腹痛,疼痛多为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导致输尿管痉挛,引起剧烈疼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左侧输尿管内有结石影。
与生活方式关联:饮水过少、长期高钙饮食等生活方式可增加输尿管结石的形成风险。例如,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
四、其他原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左侧盆腔时,可引起左下腹痛,疼痛多与月经周期相关,呈进行性加重。盆腔检查可发现触痛性结节,血清CA125水平可能升高,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与年龄性别关联: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