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单侧搏动性头痛等,与神经血管调节等有关,遗传等因素影响,睡眠不足等可诱发)和紧张型头痛(双侧紧箍样等疼痛,与肌肉紧张等有关,心理因素可诱发);继发性头痛包括颅脑外伤后头痛(有外伤史,儿童需关注)、感染性头痛(颅内感染致,儿童易患)、脑血管疾病相关头痛(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相关头痛各有特点)、颅内肿瘤相关头痛(肿瘤致,不同部位表现不同)、代谢性疾病相关头痛(低血糖、高血压性头痛等)、中毒性头痛(接触有毒物质致,表现各异)。
一、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多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部分患者发作前有视觉先兆等前驱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血管调节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女性患者相对较多,常在青春期前后发病,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相关,生活中睡眠不足、压力过大、某些食物(如奶酪、巧克力等)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
2.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双侧头部紧箍样或压迫样疼痛,通常为轻至中度疼痛,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可伴有畏光、畏声,疼痛一般不会因日常活动而加重。其发生与头部、颈部肌肉紧张或收缩有关,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可诱发或加重紧张型头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二、继发性头痛
1.颅脑外伤后头痛: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头痛可在外伤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外伤恢复后出现,疼痛程度和性质多样,可能与颅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儿童在颅脑外伤后更需密切关注头痛情况,因为儿童的颅脑组织相对脆弱,外伤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续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评估颅脑损伤情况。
2.感染性头痛:由颅内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脑膜炎、脑炎等,除头痛外,常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感染相关症状,感染可导致颅内炎症反应,刺激脑膜或神经引起头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感染性头痛,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发生颅内感染而出现头痛,需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3.脑血管疾病相关头痛
脑出血头痛: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刺激脑膜和脑组织引起,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等患者,中老年人相对高发,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容易引发脑出血而出现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突发异常剧烈的头痛,类似“炸裂样”头痛,可伴有颈项强直、恶心、呕吐等,是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动脉瘤破裂是常见原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动脉瘤破裂出血前可能有一些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脑梗死相关头痛:部分脑梗死患者可出现头痛,多为缺血性脑梗死病灶周围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头痛程度相对多样,可伴有偏瘫、言语不利等脑梗死相关症状,老年人是脑梗死的高发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梗死进而出现头痛。
4.颅内肿瘤相关头痛: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升高或直接刺激脑膜、神经等引起头痛,头痛常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等症状,儿童颅内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头痛等症状需高度重视,成年人颅内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不同部位的肿瘤引起头痛的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如额叶肿瘤可能引起前额部头痛,枕叶肿瘤可能引起枕部头痛等。
5.代谢性疾病相关头痛
低血糖性头痛: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当血糖过低时可出现头痛,常伴有出汗、心悸、饥饿感等症状,儿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过程中也需注意预防低血糖性头痛,因为儿童的血糖调节功能相对不稳定,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能影响脑功能,出现头痛等表现。
高血压性头痛: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头痛,多为双侧头部胀痛,血压得到控制后头痛可缓解,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中老年人高发,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可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而头痛是高血压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6.中毒性头痛: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后引起的头痛,如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一氧化碳中毒时头痛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酒精中毒后头痛可能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以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有关,不同中毒原因引起的头痛表现各异,接触有毒物质后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