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致脑血流中断,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其危害包括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寿命的损害,不同人群如老年人、中青年、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有基础病史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影响,老年人发病几率高、恢复难且并发症多等,中青年受心理社会生活影响大且复发风险需关注,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复发可能性大,基础病史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易引发或加重缺血性脑卒中且影响预后。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的一组疾病的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中断,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例如,供应脑部某一区域的动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使得该区域的血液供应无法正常维持,就会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
(一)对神经功能的损害
1.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情况,影响日常的肢体活动,如无法正常行走、持物等。研究表明,约半数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受阻,肌肉无法正常接收指令进行协调运动。
2.语言功能障碍:若病变累及语言中枢相关区域,患者可能出现说话不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失语等症状。例如,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受损时,常见的表现为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发音,但不能理解语言含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3.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长期的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如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多次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
(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日常生活自理困难: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活动,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这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统计,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存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
2.心理障碍:由于身体功能的缺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例如,长期瘫痪在床的患者,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的不便,很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而这种心理障碍又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三)对寿命的影响
1.复发风险及相关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再次发作可能会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多次复发会使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寿命受到明显影响。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约为10%-20%,5年内的累积复发率可达30%左右。
2.合并症引发的威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损伤和硬化,增加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还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威胁患者的寿命。
三、不同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一)老年人
1.特点: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硬化,更容易发生血管狭窄或闭塞。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较高。同时,老年人的神经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病后恢复相对困难。
2.影响: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寿命。此外,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本身就较为明显,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会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迅速恶化,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二)中青年
1.特点:中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与一些特殊因素有关,如遗传性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例如,某些遗传性的脑血管畸形患者在中青年时期就可能发病;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也可导致中青年脑部血管受损,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2.影响:中青年患者通常对自身健康的期望较高,缺血性脑卒中带来的身体功能缺损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其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他们可能面临失业、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而且由于发病年龄相对较轻,长期的疾病负担会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规划产生重大冲击。同时,中青年患者的神经可塑性相对较好,但如果基础病因未得到有效控制,复发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会持续威胁其健康和寿命。
(三)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1.特点: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酒精会影响血脂代谢、升高血压等,这些都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此外,长期高脂、高盐、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进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2.影响: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其基础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未改变,复发的可能性更大。例如,继续吸烟饮酒的患者,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比戒烟限酒者高出数倍。而且,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但由于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康复效果可能不理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寿命。
(四)有基础病史人群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几率。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如果控制不佳,会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的损害,影响预后。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来降低风险。
3.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供血。高脂血症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高于血脂正常人群,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