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和脑梗的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不同、发病速度有别、症状表现差异、头颅影像特点等。
1、发病机制不同
脑出血主要是因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周围或脑室内,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功能受损。常见原因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等。而脑梗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栓或栓子堵塞,使得脑组织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脑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病因多与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有关。
2、发病速度有别
脑出血发病通常较为迅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患者可能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病情发展急骤。脑梗发病相对较缓,症状可能在数小时甚至数天内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发病前可能有一过性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前驱症状。
3、症状表现差异
脑出血患者除了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外,还常伴有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急促、脉搏缓慢有力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肢体偏瘫、抽搐等。脑梗的症状主要取决于梗死部位和面积,常见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视力模糊等,一般较少出现剧烈头痛和呕吐。
4、头颅影像特点
头颅CT是区分脑出血和脑梗的重要检查手段。脑出血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周围可见低密度的水肿带。脑梗在发病早期CT可能无明显异常,24-48小时后才会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边界相对较模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脑梗的诊断更为敏感。
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疑似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