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病性溶血可致小儿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黄疸;血小板减少会有出血倾向(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神经系统受影响会出现头痛、烦躁等症状;肾脏受累会有尿液异常(蛋白尿、血尿)及尿量减少等肾功能不全表现
一、微血管病性溶血相关症状
1.贫血表现:小儿可出现面色苍白,这是由于微血管内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而引起。一般来说,患儿面色苍白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重时面色苍白会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乏力,活动耐力较正常儿童下降,在进行轻微活动后就可能出现气喘等表现。
2.黄疸:部分患儿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因为溶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导致。黄疸的程度也有差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巩膜轻度黄染,重者全身皮肤均可呈现明显黄色。
二、血小板减少相关症状
1.出血倾向: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受到影响,皮肤黏膜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瘀点通常是针尖大小的红色或紫色斑点,瘀斑则是较大的片状出血。还可能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鼻出血时出血量可多可少,牙龈出血在刷牙或咀嚼硬物时容易发生。对于婴幼儿,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如呕吐物带血或大便潜血阳性、黑便等,这是因为消化道黏膜也可能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生出血。
三、神经系统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小儿可能出现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抽搐等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与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影响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有关。头痛的程度不一,小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头痛的性质,但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嗜睡是指患儿精神萎靡,容易困倦,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抽搐则是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可能是由于脑部血管微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神经功能异常引起。
四、肾脏受累相关症状
1.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血尿则是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尿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的微血管血栓形成影响了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导致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发展为少尿甚至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