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是小儿常见脾胃病证,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成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低龄儿童,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稀疏、精神或饮食异常为主要表现,核心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健,相当于现代医学营养不良等情况,低龄儿童为高发人群需科学喂养,有基础疾病儿童要积极治原发病并调脾胃。
一、疳积的定义
疳积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证,系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致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进而形成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1~5岁儿童,是小儿“疳证”(包括疳气、疳积、干疳)中的典型类型,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稀疏、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与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腻、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气血生化不足。
2.其他疾病影响:若小儿患泄泻、痢疾、寄生虫病等,迁延不愈,耗伤脾胃正气,也可引发疳积。
(二)病机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疳积的核心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不足,致使脏腑、肌肤、筋骨等失于濡养。具体表现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积滞内停,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三、临床表现
1.形体症状:形体消瘦,体重不增或减轻,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枯黄,腹部胀大等。
2.精神状态: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3.饮食异常: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嗜食异物(如泥土、纸张等)。
四、与现代医学的关联
在现代医学中,疳积相当于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其发病机制与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喂养不当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密切相关。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低龄儿童(尤其是1~5岁)是疳积的高发人群,因其脾胃功能稚嫩,更易受饮食因素影响。家长需注重科学喂养,保证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单一食物。若儿童出现形体消瘦、饮食异常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优先考虑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方式干预,谨慎使用药物,尤其需避免不恰当用药加重脾胃负担。
(二)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本身患有泄泻、痢疾、寄生虫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加强脾胃调理,防止病情迁延发展为疳积。
疳积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明确其定义、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有助于早期识别与干预,保障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