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痢疾有多种主要症状,包括腹泻与排便习惯改变,如反复发作腹泻、黏液脓血便、排便不尽感及儿童特殊表现;多数患者有下腹隐痛,进食后加重且排便后可能缓解,儿童表现不同;长期患病者有全身乏力、消瘦、低热等,老年和儿童有不同影响;部分患者有食欲减退、失眠焦虑等伴随症状,还会影响基础疾病患者的相关状况。
一、慢性痢疾的主要症状
(一)腹泻与排便习惯改变
慢性痢疾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可能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的性状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因为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从而出现黏液和脓血混合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排便不尽感,总感觉大便排不干净,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直肠肛门部位,引起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其肠道功能和表达能力的特点,可能会表现为频繁的哭闹、不安,同时伴有排便次数增多的现象,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排便情况及精神状态。
(二)腹痛
多数患者会有腹痛症状,一般为下腹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疼痛的发生与肠道的炎症刺激有关,当肠道蠕动增强或痉挛时,就会引发腹痛。在进食后,由于食物的刺激,腹痛可能会加重。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与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但慢性痢疾的腹痛多与排便相关,排便后腹痛可能会有所缓解。而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腹痛的部位和性质,可能会表现为突然的哭闹、蜷缩身体等,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情况。
(三)全身症状
长期患病的慢性痢疾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消瘦等表现,这是因为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体内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导致的。在老年患者中,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全身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需要特别关注营养状况和整体身体机能的维护。儿童患者长期慢性痢疾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和密切监测生长指标。
(四)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入。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这与长期患病导致的身体不适和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有关。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慢性痢疾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变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慢性痢疾引起的全身症状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综合评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