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有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其他症状等表现。腹痛多在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背,性质多样、间歇性发作,进食油腻易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胀;其他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油腻等)、部分患者有低热。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有相关病史者症状可能更突出
一、腹痛
1.疼痛部位: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腹痛多发生于右上腹,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或背部。这是因为胆囊位于右上腹,当胆囊发生炎症时,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牵涉痛。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及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一般呈间歇性发作。病情发作时疼痛程度可能会有所加重,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容易诱发或加重,这是由于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而炎症状态下的胆囊收缩会加重炎症刺激,从而引发疼痛。
二、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不少慢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因为胆囊炎症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出现反应。例如,当胆囊发生炎症时,胆汁排出受阻,会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一般来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伴有胆汁。
2.腹胀: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的情况,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影响了消化过程,导致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受到一定影响。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因素可引起腹胀感,尤其是在进食较多食物后,腹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三、其他症状
1.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等。这是因为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胆囊发生炎症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受损,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可能表现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消化不良进一步影响整体健康状况,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症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脂饮食者,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胆囊结石等病史的患者,其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会更为突出,需要密切监测胆囊状况。
2.发热: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当胆囊炎症较为明显时,身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会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轻度升高。但一般来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热程度相对较低,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不过,如果炎症加重或合并有其他感染情况,也可能出现高热,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