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是常见慢性代谢病主要特征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抵抗致血糖持续升高占全球糖尿病患者九成至九成五以上病因有遗传及环境生活方式因素如肥胖久坐不合理饮食等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有三多一少或因并发症就诊诊断依据血糖检测指标治疗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肥胖者需重体重管理老年人需监测血糖防低血糖儿童青少年患病人群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进而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它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95%。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具有一定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环境因素同样起重要作用。
(二)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
1.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腹部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即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2.久坐生活方式:缺乏规律运动,机体代谢率下降,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3.不合理饮食:长期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影响其正常分泌功能。
三、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典型“三多一少”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也有患者因并发症(如视力模糊、足部溃疡等)就诊时才被发现患病。
四、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血糖检测指标:
1.空腹血糖(FPG)≥7.0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3.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
五、治疗与管理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控制: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2.运动锻炼: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同时可结合力量训练,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或胰岛素治疗,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个体化制定,避免自行用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肥胖患者
需重点关注体重管理,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逐步减轻体重,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二)老年人
由于机体代谢功能减退,对低血糖耐受性差,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发生,同时注意药物选择的安全性。
(三)儿童及青少年
若儿童或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等因素相关,需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如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户外活动等,避免因长期高血糖影响生长发育及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