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肾脏疾病方面,急性肾衰竭因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等致钾排泄减少,慢性肾衰竭随病情进展排钾能力减退;内分泌代谢疾病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因醛固酮分泌减少致钾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胰岛素缺乏、酮体产生多致细胞内钾外流且肾排钾减少;药物相关因素有保钾利尿剂使用抑制钾排泄、ACEI和ARB影响钾代谢致血钾升高;其他情况如横纹肌溶解症因细胞内钾释放、大面积烧伤因组织损伤及肾功能受影响均会引发高钾血症,不同人群需针对相应病因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1.急性肾衰竭: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导致钾离子排泄减少。例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等,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离子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引发高钾血症。在儿童中,急性肾衰竭可能由严重脱水、感染性休克等原因引起,需特别关注儿童的液体平衡和感染控制以预防高钾血症。
2.慢性肾衰竭:随着病情进展,肾脏的排钾能力逐渐减退。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对钾的调节功能失衡,当患者摄入含钾较多的食物或存在感染、酸中毒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肾脏功能进一步下降,需严格控制钾的摄入并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内分泌代谢疾病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尤其是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肾脏保钠排钾功能障碍,钾离子潴留。这种疾病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的发病差异,患者需长期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注意监测血钾。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此时细胞内的钾离子向细胞外转移,同时肾脏排钾减少,从而导致高钾血症。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若发生酮症酸中毒,需及时纠正代谢紊乱,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更要密切关注血钾变化及相应的治疗。
药物相关因素
1.保钾利尿剂使用:如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会抑制肾小管对钾的排泄,长期或不当使用可导致血钾升高。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保钾利尿剂时需谨慎,并定期监测血钾。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可能会影响钾的代谢,导致血钾升高。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患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钾水平,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
其他情况
1.横纹肌溶解症: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破裂,细胞内的钾离子释放到血液中,引起高钾血症。例如严重创伤、剧烈运动、药物中毒等情况都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对于受伤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在遭受创伤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横纹肌溶解的表现并监测血钾。
2.大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组织损伤释放钾离子,同时烧伤后患者的肾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排钾减少,从而导致高钾血症。烧伤患者的年龄、烧伤面积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需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