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高钾血症的因素包括富含钾的食物摄入过多、药物因素导致钾代谢异常以及肾功能不全,其中富含钾食物摄入过多包括水果类(如香蕉)和蔬菜类(如菠菜、甜菜叶)长期大量食用易引发;药物因素有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抑制钾排泄、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影响钾代谢易致血钾升高;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排钾能力降低、肾小管功能障碍影响钾重吸收和分泌均易引发高钾血症,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有别。
一、富含钾的食物摄入过多
1.水果类:香蕉是钾含量较高的水果,每100克香蕉约含钾256毫克,长期大量食用香蕉等含钾丰富水果可能增加高钾血症风险,对于本身存在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若大量进食高钾水果,更易导致血钾升高。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对钾的调节能力减弱,若过量食用香蕉等高钾水果,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2.蔬菜类:菠菜每100克含钾约502毫克,甜菜叶每100克含钾约831毫克,长期大量摄入此类高钾蔬菜,对于肾功能正常人群在一般情况下可能通过肾脏正常排泄,但对于肾功能不全者,肾脏排钾障碍,易引发高钾血症。年轻人群若平时饮食不注意控制高钾蔬菜摄入量,且本身肾功能无异常时,可能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但长期如此也会增加风险;而患有慢性肾病的老年人,由于其肾脏功能已受损,对钾的代谢能力下降,即使正常量摄入高钾蔬菜也可能导致血钾升高。
二、药物因素导致钾代谢异常
1.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会抑制肾小管对钾的排泄,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若不注意监测血钾,易出现血钾升高,进而引发高钾血症。患有心力衰竭等疾病需长期服用螺内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其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同时服用保钾利尿剂更易导致钾代谢紊乱。女性患者在长期服用保钾利尿剂时,由于生理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对钾代谢的调节可能存在差异,需更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等ACEI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影响钾的代谢,导致血钾升高。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等ACEI类药物时,由于糖尿病本身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再加上药物的作用,更易出现高钾血症。不同年龄的患者对ACEI类药物引起高钾血症的易感性不同,老年患者肾脏功能减退,相对更易发生。
三、肾功能不全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肾脏排钾能力显著下降,即使正常饮食摄入钾,也会导致钾在体内潴留,引发高钾血症。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到肾衰竭期,排钾能力逐渐减弱,若不控制钾的摄入,极易出现高钾血症。不同年龄段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其对钾潴留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高钾血症的耐受性更差,一旦发生血钾升高,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2.肾小管功能障碍:某些肾脏疾病可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影响钾的重吸收和分泌,从而引起钾代谢紊乱。例如间质性肾炎患者,肾小管功能受损,对钾的调节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儿童患有肾小管-间质疾病时,由于其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钾的调节能力更弱,更易发生高钾血症,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中钾的摄入以及相关药物的使用对钾代谢的影响。